中文
Yan Oi Tong Tin Ka Ping Secondary School
仁愛堂田家炳中學
Toggle main menu visibility
Home
About
Mission, Targets and Policies
Outstanding School Award
Message from the Principal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Media Report
Contact Us
Motto and Characteristics
Teaching & Learning
Curriculum and Administration
School-Based MOI Policy
Class Structure
Pedagogy
Catering for Individual Differences
Subject Websites
National Education
Culture Study Tour
Student Development
Student Affairs Committee
Moral and Civic Education Team
Discipline Team
Guidance Team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Team
Life Planning Team
Other Learning Experiences (OLE)
Student Support Team
School Activities
Graduation Ceremony
Parent & School
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
Circulars and Letters to Parents
Admission
S1 Admission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for transfer Places (S1 - S4)
Links
Chinese Language
周年工作計劃
課程特色
成員架構
活動
Chinese Literature
Putonghua
Member Structure
Chinese Language
A. 學科資訊
目標
培養學生閱讀、寫作、聆聽、說話和思維等語文表達能力,並培養自學能力。
提高學生學習本科興趣,加強學生學習語文的動機;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啟發思想,培養審美觀念和品德情意。
開拓學生視野,增進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識。
培育學術領袖,建立自主學習風氣。
建立不斷學習及互相協作的組織文化,提升教師專業發展。
課程結構
自1998年起,本校採用「單元教學」,透過校本設計的教材及教學活動,訓練學生各項語文能力,達至「能力遷移」。
自2005年開始,本校中一至中三級雖然使用教科書,但會自編輔助教材,令教學內容更符合本校學生的學習需要。
得悉2018年開始考核指定文言文篇章,本科於2012-13年開始計劃校本文言文「六年一貫」課程,檢視及重新規劃校本文言文的課程內容及考核安排。
本校於2013年參與香港大學舉辦的「以評估資料提升中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動機(文言作品)」研究計畫,並於該年開始在中一級「文言文單元」教授文言文策略及方法,期望學生能奠下良好的文言文基礎。
本校重視學生閱讀能力,初中學生透過閱讀指定圖書,擴闊視野。
本校中文科老師使用不同資訊科技及平台,讓學生持續學習及評估,致力兼顧「學─教─評」。例如 Google Classroom 主要作為收發課業、小測等;Loilonote 主要作為教學,透過使用 Loilonote 的不同功能(例如:比較、思維圖),增加互動及朋輩互評,探究、分析文章,促進思考,提升教學效能。
自2013年開始,在 e-post「寫作分享平台」,發表學生作品。學生能透過佳作,達到互相觀摩,同儕學習。
B.
學科特色
中文科曾邀請不同大學專家合作發展校本課程
寫作:香港中文大學 湯才偉博士、呂斌博士
閱讀(文言文):香港大學 羅燕琴博士
高中選修單元:香港大學 林偉業博士
高階思維訓練:KF 陳桂涓教授
學習活動 (
按此詳見另頁
)
戲劇欣賞活動
中國文化學會活動
其他校外活動
中文科學科成就
1993年 開始實行單元教學,製作中文科校本教材
2000年 參與教育局課程改革(課程設計)先導計劃
2004年 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
1993─現今 不斷優化中文科校本教材
學生成就
2010年 獲香港大學舉辦「知識建構教師發展網絡計劃」:認真研討大獎及最傑出知識探究團隊大獎
2011年 獲香港大學舉辦「知識建構教師發展網絡計劃」:深入探究成果獎
2020-21年 獲香港教師戲劇會:優秀劇評獎(夏季)榮譽獎狀 5A 馬友怡
Powered by
Friendly Portal System
v
10.46